网站地图

长恨歌究竟表达了怎样的主旨思想?

2025-07-14 10:17 阅读数 850 #主旨思想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其主旨思想丰富且具有多面性,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研究中备受探讨的话题。

从爱情悲剧的角度来看,《长恨歌》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诗中详细描绘了他们爱情的起始、发展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在爱情发展阶段,“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生动地写出了杨贵妃的美貌,以及唐玄宗对她的倾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展现了他们爱情的甜蜜与承诺,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这段爱情走向了悲剧,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唐玄宗眼睁睁看着爱人离去却无能为力,此后,唐玄宗陷入了无尽的思念,“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诗句深刻地表现出他的痛苦和对杨贵妃的眷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了爱情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脆弱,展现了爱情悲剧的主旨。

长恨歌究竟表达了怎样的主旨思想?

从政治讽喻层面而言,《长恨歌》也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唐玄宗早期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后期却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荒废朝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等诗句,揭示了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而导致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现象,安史之乱的爆发正是这种政治腐败的结果,这场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白居易通过描写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对统治者的昏庸和政治的腐败进行了批判和警示,希望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长恨歌》还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曾经高高在上、享受着荣华富贵的唐玄宗和杨贵妃,最终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杨贵妃香消玉殒,唐玄宗也失去了皇位和爱人,从权力的巅峰跌落至痛苦的深渊,这种命运的巨大转变,让人们感受到人生的变幻莫测,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都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诗中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长恨歌》的主旨思想是复杂多元的,它既有对爱情悲剧的深情咏叹,也有对政治腐败的批判讽喻,同时还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些丰富的主旨思想相互交织,使得《长恨歌》成为了千古流传的经典之作。

评论列表
  •   深海未眠  发布于 2025-07-14 10:36:12
    长恨歌通过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摧残及帝王之爱的虚幻无常,其主旨思想在于批判宫廷的腐败和爱情的不幸结局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复杂纠葛;同时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无奈沉浮的思考评判态度
  •   似繁花  发布于 2025-07-14 12:59:53
    长恨歌通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深刻揭示了情深缘浅的无奈与人性的复杂,它不仅是一曲爱情的挽唱,更是对封建帝王制度下个人命运无法自主、爱情被权力扭曲的社会现实的控诉和反思,诗经·关雎、楚辞、汉魏六朝乐府及唐诗等前人作品的影响虽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离骚九章回旋变奏,但白居易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这一古老主题重新演绎得淋漓尽致且具有时代感——既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之痛和对人性永恒追求的理解其主旨思想超越了个体情感层面而上升到了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度剖析上
  •   華之唄  发布于 2025-07-14 17:21:43
    长恨歌通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深刻揭示了封建帝王因沉迷美色而导致的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沉沦,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深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更蕴含着批判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思想主旨和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及哀叹之情——这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人性的拷问,長騙詛咒的愛:〈廈緒哥〉的主題意義。
  •   清素笔调  发布于 2025-07-14 20:38:31
    长恨歌通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爱情、权力及人生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是一曲爱情的挽唱,更是对社会兴衰和人性沉浮的思考,白居易以诗为鉴,借古喻今地揭示了情深不寿的主旨思想——在权力和欲望面前,爱之深沉终将化为遗憾。
  •   山药不闪耀  发布于 2025-07-15 04:02:00
    长恨歌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深刻揭示了情深缘浅的无奈和人生无常的主题,它不仅展现了爱情的美丽、纯真以及因权力欲望而导致的毁灭性后果;还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兴衰更替中个人命运沉浮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尽惋惜之情。《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 长 忏
    > 》以爱情故事为载体,表达了超越时代限制的对人性深度探索及社会批判的主旨思想——在权力和情感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同时也警示人们珍惜当下并反思历史的教训